首页/ 全面振兴 / 脱贫典型 / 正文

【致富带头人】临渭区:张斌|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

来源: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7-20 11:42

7月18日中午,在临渭区官路镇云祥村东北的一片大棚区,当季辣椒销售已基本结束,张斌正忙着清理大棚。“没多少辣椒了,商品率也不高,赶紧拔掉把棚收拾出来,要不种秋延菜就不赶趟了。”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道。

生在瓜菜大镇,从小就看着种瓜种菜,时不时还得帮点小忙,张斌对在地里找钱的辛苦深有体会。于是出学校后,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“逃离”土地,在渭南城区找了一家4S店工作,一度干到了店长。

虽然进城工作多年看似光鲜,但张斌始终找不到归属感。而且几年的打工生涯让他感觉到,其实无论干什么工作,要做好都得卖力下苦。于是2015年,张斌决定辞职回乡发展,和土地打交道。

张斌能吃苦,“但真正要把日子过好,光卖力气不够,还得懂借力——经验、科技、市场分析等。”因此回家后,他向父母及亲邻学经验,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学新技术、新理念,还干起了瓜果代办,收集最新市场信息……

很快,张斌将自己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,对父母的小拱棚下了手,将它们换成了大拱棚。“棚体大一点劳作起来方便,而且冬季升温快,瓜菜上市时间能提早不少。”

张斌的话很快就得到印证,棚体改良后甜瓜上市时间确实提早了,商品率也比以前高。慢慢地,瓜菜种植“老把式”的父母对儿子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少,并逐渐将主导权交了出去。

2021年,张斌果断承包了村里的28个新型恒温钢架大棚,开始走规模化设施化之路。

种植规模扩大了,设施水平提高了,按照传统方式种西甜瓜、秋延菜没法产生最大效益。于是,张斌尝试在棚里种植吊篮西瓜。“我查了资料,也去先进地区考察过,吊篮西瓜采用吊蔓、密植方式,产量高,而且病虫害少,商品率比趴地西瓜高不少。”张斌说。

为确保品质,张斌时常和农广校的同学交流,并利用网络广泛涉猎,将科学的种植方式和传统瓜菜种植经验结合,慢慢将大化肥剔除,改用农家肥有机肥,棚内湿度温度也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、调节,期望种出市场认可度高的吊篮西瓜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一季种下来,效益比普通西瓜翻了两番。此后,他又尝试种植了博洋9号、哈密瓜等品种,并在自家以前承包的15亩地里也建起了大棚,进一步扩大瓜菜种植面积。“去年头茬西瓜卖了一个月,我一算账,每亩平均收益两万多元,关键还供不应求。”张斌笑着说。

这几年种吊篮西瓜张斌确实挣了钱,但去年后半年,他只在15亩的大棚里种上了吊篮西瓜,承包的28个大棚里用来种辣椒。“我可不是盲目种植,这几年认识的客商多,去年后半年就听他们分析,今年辣椒行情应该差不了。”

果不其然,今年清明前辣椒一上市,就在地头卖出了5元一斤的好价钱,而且这个价格维持了半个多月,后来螺丝辣椒慢慢降到3元多、2元,而螺线辣椒全销售周期价格都在4.5元一斤到5元一斤徘徊。“螺丝辣椒一亩地产量八九千斤,螺线辣椒稍微低点,五六千斤,收入确实不错。后半年种上西蓝花、有机菜花、莲花白等秋延菜,如果行情好点,光秋延菜就能亩均收入万元。”

在张斌看来,只要肯下苦、勤学习、爱钻研、懂市场,即使在农村也能年年都有好收入。“广阔天地绝对大有作为。”他告诉记者,最近又在考察新的产业,“今年想再建几个温室大棚,在种植西甜瓜打时间差获得更好收入的同时,尝试发展羊肚菌,寻找更多更好的产业,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。”